在IATF16949附录B中,VDA6. 3作为可选的过程审核方法之一,是推荐性的,并非强制实施。但是如果客户有特殊要求,则应遵照顾客要求实施。如Volkswagen-Group CSR中,7. 2. 4/8. 4. 2. 4. 1, 供应链上的过程审核必须按FormelQ 8中3. 2节的要求由认证的VDA6. 3审核员来实施。供应商的自审也应由认证的VDA6. 3审核员来实施!
1)VDA6.3 2016 版本在内容上相对与2010版本要简化了一些,在对条款的理解上要求更高了一些;
2)针对某些过程,成功制作乌龟图是审核的关键,如果做到乌龟图在心中,需要审核员对产品知识,过程知识掌握全面;
3)审核模块P1,P2-P4,P5-P7三个模块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在审核时对审核员58个问题点的自问自答掌握能力也提高不少;
4)风险的把控,如果将风险有效识别,并将风险的不确定性转化成确定的风险,并有效围堵,这个很考究审核员的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
5)作为SQE,我们理解是过程审核和系统审核是不可能切割的清楚的,系统审核是涵盖了过程审核的,如果让系统审核更全面有深度并把根源性的问题揪出来,这需要过硬的过程能力和知识;
6)把VDA6.3当作对供应商能力(过程+系统+实力)的评估工具,只要可以用到极致,能体现厂商水平,这样做也未尝不可;
7)针对某些过程,成功制作乌龟图是审核的关键,如果做到乌龟图在心中,需要审核员对产品知识,过程2010版本的过程导向,指标导向,责任导向,风险导向这几个指标(2016版本已经删除的),我们可以人为的把它添加继续使用;
8) 有效的组织审核团队,寻找行业专家加入,并清楚知道团队成员的技能优劣势。有效的沟通和呈现技巧,如果在审核初期发现人员(审核团队和陪审团队)在沟通,技能,经验层面不能满足审核要求,作为审核组长可考虑更换人员;
9) 熟悉行业标杆,以及world class级别的工厂管理模式,如产品追溯的行业最top的做法以及作为审核人员所在企业的最低要求;
10)平行对比,即兄弟工厂或者同级别的厂商之间,在管理模式层面的差异以及高低排序,审核人员应清楚知道被审核厂商在众多合格厂商间的差异和水平位置,这样才可以对整体分数和等级把握到位,不偏不倚;
11)审核的目的是识别厂商水平,以及此水平和审核方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请清楚的呈现出此差距到管理层,并有效的识别此差距是可达到的还是不可达到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识别因为差距引起的产品风险,过程风险,以及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