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评级制度是指一种通过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三方面进行评估,来反映企业整体的可持续性表现的方法。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认证对企业的评级标准主要分为三个维度: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这些维度下有更细分的标准,具体包括:
-
环境维度(E):
-
自然资源管理:企业如何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能源等。
-
气候变化应对:企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
-
环境污染防治:企业如何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如废弃物处理、有毒物质管理等。
社会维度(S):
-
员工权益保护:企业如何保护员工权益,如劳工权益、健康安全等。
-
社区关系管理:企业如何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关系,如社区投资、公益活动等。
-
产品责任:企业如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如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治理维度(G):
-
董事会结构:企业的董事会结构是否合理,如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多元化等。
-
反腐败与合规:企业如何防止腐败行为,如内部反腐败机制、合规管理等。
-
风险管理:企业如何识别和管理风险,如战略风险、运营风险等。
ESG评级机构会参考国际认可度较高的ESG标准、指南,并根据自身对ESG议题的理解和研究深度,制定出一套ESG评价框架与ESG评价指标。在评价框架下,ESG评级机构会通过公开渠道或企业问卷收集企业的ESG信息,并按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被评企业的每一个ESG指标表现进行分析和打分,最终计算得到ESG评分和对应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