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CMMI体系在旧版CMMI 1. 3版本基础上有了很多改进,解决了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那具体有哪些?请随颐卓一起来看看吧~
1、技术不够与时俱进。虽然13版本提及了敏捷方法,但主要是一种事后的补充。然而,这似乎侧面佐证了一种误解,认为CMMI和敏捷方法无法很好地配合。事实上,根据OnPoint Consulting发布的2016年CMMI市场评估报告,超过80%的受评估组织在使用“敏捷方法。
2、第二点和第一点也有相关性。CMMI 1. 3版本的篇幅占据了厚厚的三本书,电子版是一份1800多页的PDF文件,对于用户来说显然缺乏交互性(或使用的便利性)。这三个模型未被整合,而且当需要处理一些相似的能力领域,例如计划或质量保证等等,这三个模型也并不统一。人们希望这个CMMI里”I“所代表的“集成能够真正地集成这三个模型。而在实际中,它们被分为三个不同的产品,也就使得1. 3版本中的“集成失去了实际上的意义。
3、模型和评估方法比较晦涩,且难以运用。之前的1. 3版本方法定义文档(Method Definition Document,MDD)共277页。方法和模型的描述都使用被动语态,通过Flesch-Kincaid标准来衡量,阅读水平达到了双博士的标准,可读性非常低。此外,未提供任何使用指南或帮助,只能求助于少数主任评估师和顾问,获得一些基于“尝试和错误”的使用经验。
颐卓咨询集团-CMMI评估方法|CMMI评估|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广州CMMI认证|深圳CMMI认证
4、1. 3版本评估成本较高,从而带来较大的影响。许多1. 3版本的评估都使用CMMI-开发模型,而且大部分评估的目标都在成熟度3级。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个评估都需要耗费整整两周,评估人放下平时的工作,全部投入到评估访问和活动中。这在市场甚至造成一股“争相垫底”的风气。一些受误导、缺乏经验或职业道德的主任评估师做出“批量生产”的缩水评估,从而在评估和准备的作用方面向组织提供了错误的建议,企业没有获得评估本应带来的切实的效益,或者企业效益大打折扣。
5、重心从绩效进化到合规性。这可能是1. 3版本最严重的的弊端。当市场开始普追“追求成熟度”,评估也就很容易演变成简单的“打勾确认”的流程,耗费了企业巨大的财力,却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成果获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