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进一步来提升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保障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决定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守护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题责任
供餐单位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并落实从原料进货查验至食品分餐、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 配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省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并向供餐学校展示,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险制度。
1、科学防控安全风险
结合实际,全面分析从原料采购至食品分餐、配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制定针对性强、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要求,督促从业人员严格落实。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HACCP或ISO22000体系,全省为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于2020年底前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2、严格查验进货原料
制定严格的食品原料供货要求严格筛选食品原料供应商,倡导建立食品原料供应基地、与大型食品生产或销售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定责任心强具备必要的食品品质辨别能力的专人负责食品原料进货查验,严格执行查验要求。加强对食品原料供应商的监督,及时撤换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供应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3、规范加工制作行为
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从原料贮存至食品分餐、配送每一道环节的加工制作行为,做到烧熟煮透食品、分开存放生熟食品、彻底清洗消毒餐具用具、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配送食品等,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4、全面推行供餐单位“明厨亮灶”
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供餐单位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向学校、市场监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开食品加工制作信息,主动接受监督。(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5、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定期对大宗食品原料、成品及餐具用具清洗消毒效果等进行检验检测。充分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原料溯源把关、设施设备管控、人员行为纠偏等的智能化水平。(市场监管部门负责)
《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落实校外供餐安全主体责任,供餐单位需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建立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而该行动方案之所以提出以HACCP或ISO22000体系标准作为抓手健全管理制度,究其原因是两标准对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的监控,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控制。
二:什么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HACCP管理体系 是指企业经过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制定科学合理的HACCP计划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有效地运行并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保证食品安全的体系。
HACCP是一个预防性的、用于保护食品,防止产生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加工行业用它来分析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找出具体的安全危害,并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各个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的监控,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控制。总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指对食品安全危害予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化方法。
三:那什么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简称FSMS), ISO 22000国际标准定义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适用于从“农场到餐桌”这个食品链中的所有组织,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 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
由于IS022000标准存在的特点对于系统地完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校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制。作为学校和卫生行政部门就应当积极引导学校食堂积极导入和实施ISO22000标准,建立符合学校食堂实际和特点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