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卓咨询记得在2012年的时候,王健林与马云的“亿元豪赌”!当时王健林说:“如果到2022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占到50%,我给马云1个亿。”不过苏宁老板张近东听了,却不以为然,他们一个是搞互联网,一个是搞房地产,只有我才是做零售的!
确实,相比于他们,颐卓咨询认为张近东的苏宁与零售才更加接地气!如今的苏宁,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器连锁经营零售商,截止于2018年底,苏宁线下门店已经出超过了1万家,而预计2019年将开到15000家。双11苏宁电商平台的交易额,也仅次于阿里和京东!
一、苏宁的底气来自于自我变革
2009年,当时的苏宁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张近东预感互联网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传统商业,甚至会给全行业带来翻天覆地地变化,因此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带领18万员工自我变革,全面拥抱互联网。
苏宁持续变革的决心,确实影响到了中国商业版图,苏宁的一举一动,成为中国成百上千家实体企业关注的焦点。
当互联网新技术带来的商业形态更加的激烈与焦灼,无数实体企业家开始高呼:“转型有可能活,不转型一定死”的口号!这时候,大部分实体企业家,开始患上“互联网焦虑症”。
但此时的苏宁,似乎给大家指明了一条方向:互联网是一种资源性工具,将成为每个企业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标配,苏宁用勇气和坚持,走出了一条传统企业+互联网的新路子!
二、苏宁是如何打开互联网这扇门?
“时势造英雄,成败一萧何”,在营销变革启动的关口,张近东开始注意到一个新兴渠道,就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当时的电子商务已经初具气候,阿里巴巴、京东已经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消费者群体也出现了明显的网购趋势。而当时的刘强东,已经成为3C产品销售领域的最大黑马了。
在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将B2B业务在香港挂牌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上涨122%,融资15亿美元,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而恰巧就在这一天,张近东在办公室约谈了IBM大中华区的副总裁冯国华,苏宁的内部企业管理变革,正是由IBM中国提供的咨询服务,两人在这一天,对互联网交谈甚欢,冯国华深刻感知到张近东对苏宁进军互联网的迫切与决心。张近东说:“互联网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可以打破实体店面的看空间限制。”
于是在2008年的一个秋天,苏宁正式出台了一份发展报告,是关于苏宁与互联网的关系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就是苏宁云商的规划前身。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互联网变幻莫测,乔布斯推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叫做iPhone,将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做了完美的结合。这一年,张近东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的天可能要变了,于是从刚刚结束全国两会的北京,回到南京,将全国各大区的高层紧急调回南京总部,开了三天三夜的闭门大会,会议最终确定下来,苏宁要做自己的电商直营体系,包括渠道、物流、服务,这些环节都要做优化和升级,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三、张近东:苏宁要做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
2012年,张近东在面对记者的采访中,说:“苏宁的目标是要做中国的沃尔玛+亚马逊。”
当时是苏宁22岁的“生日”张近东给员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详细说明了苏宁的“沃尔玛+亚马逊”的商业构想: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两大开放平台,构建“超电气化”“经营、线上线下叙事融合、供应链物流IT全面开放,服务“全客群”经营“全品类”扩展“全渠道”,张近东的这个构想,决定了苏宁未来十年,要线上线下通吃。让苏宁不仅存在于闹市,而是要打造一个全民的苏宁。
四、你不知道的科技苏宁
科技就是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这一次,张近东提到了科技苏宁!除了拥抱互联网,苏宁还将拥抱科技,让科技、互联网、金融,成为苏宁的三大软实力。
据颐卓咨询所知如今的苏宁,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为人所知,那就是苏宁强大的信息化平台,苏宁集结了4000多名信息技术人员规模,建立了一张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实时智能网络系统,苏宁自主研发了涵盖运营、管理、服务的10个大类,120多个应用模块和子系统。
颐卓咨询认为如今的苏宁要打造一个世界级企业,绝不止只是一个愿景而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目标。